書名: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
作者:比爾.柏內特,戴夫.埃文斯
🍀作者介紹
史丹佛設計學院知名教授,共同編寫的生涯規畫課程,歷經十幾年的實證,此課程的生命設計模式對於個人的改變相當有效,大幅降低焦慮感以及有關職涯、生命的錯誤迷思,能更有效地達到職業目標。
🍀本書簡介
在人的一生中,職涯成功與否、生命快不快樂,都是重要課題。然而,針對此課題,以及面臨生命走向的重大決定時,我們的教育系統幾乎沒提供相關的工具。
本書用「設計思考」回答人生最具挑戰性的問題:「我這一生要做什麼?」問題的背後可能還包括,例如:如何才能找到喜歡的工作?甚至是熱愛的工作?如何才能打造讓我過著美好生活的事業?如何平衡事業與家庭?如何改變世界?
🍀書中內容
首先,列出人生觀與工作觀作為「羅盤」指引前進的方向,接著,紀錄「好時光日誌」,找出生活中讓你非常投入、精力充沛、甚至進入「心流」的活動,藉由詳實記錄,來挖掘你最感興趣、最熱衷的事物,這些可能是指引明燈。或者,可以採用腦力激盪的「心智圖」方法,先列出幾個你最感興趣的人、事、物,然後自由聯想。
有了一些方向後,再進一步延伸思考,「想像」數個未來人生的樣貌,盡可能鉅細靡遺,假裝自己就是正在過那些人生,以這種想像可以釐清很多問題,例如這種人生否是你想要的?
最後,則是動起身來,想辦法與理想職業的從業人士談談,實際了解該行業「實際在做什麼」,甚至實際參與。透過這些「原型打造」,進一步釐清你的人生「成品」應該是甚麼。
🍀心得收穫
最近在《讀書會》讀完《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》這一本書,這本書比較屬於〝實踐〞學習類的書,我自己是屬於行動派的,照著書上的方法和步驟,有非常大的收獲。
尤其透過讀書會的方式來進行,看看別人如果設計自己的人生,共同設計、發想、打造原型…等等,我覺得會更有動力。
其實人生方向其實是一直在調整的,沒有必要一開始就確定自己的人生方向而不變動,就像 Gary Vaynerchuk 所說的:《為什麼大家覺得必須在 18、22、30 歲前就「找到人生目標」?這完全不合理,明明「搞懂人生」這回事就得花上一輩子。》
🍀關鍵句
生命設計的五種心態
1.好奇心
2.行動導向
3.重擬問題
4.覺察
5.通力合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