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題:台股未來投資趨勢
講者:謝金河
🍀講師介紹
《財訊》社長兼發行人 ,1959年生於台灣雲林、政治大學東亞所碩士、財信傳媒董事長 東森《老謝看世界》、年代《數字台灣》節目主持人。
🍀「12682」背後的數字
1990年2月台股創下12682歷史新高那一天,全球股市那一天收盤價對比到今天的漲幅,台股創下歷史新高價這一天,美國道瓊工業指數只有2353。
對比美國股市,目前美國道瓊工業指數最近創下27364的歷史新高,這30年,道瓊大漲1062.9%,Nasdaq從322漲到8245,漲幅2460.6%,標準普爾五百指數也大漲924.8%。
相對來看,台股距30年前高點大約還有17%,日本則只有當年天價一半多。台灣和日本股市,堪稱是全球碩果僅存的「難兄難弟」。30年前懂得出脫日本或台灣資產,到外面覓食的,都是大贏家。
🍀台商資金回流
今年首度出現台灣的錢回流,如果效益真正顯現,台股重回12682應可期待!
這次立法院3讀通過《境外資金匯回管理運用及課稅條例》,台商匯回資金第1年課稅8%,第2年10%,若用於實質投資可減半,這是台商回台稅制法制化的第1步,也許有人仍不甚滿意,但也是好的開始。
眼前台灣稅制還有很多改革的空間,例如我們常說台灣有效稅率只有13%,是全世界最低,其實台灣名目稅率很高,個人所得稅率也高於美國,財長應全面檢討稅制,台灣稅、規、費很多沒有列在稅項,還有很多該課的稅未課,如果能補強漏洞,台灣仍有減稅空間。
這些年台商把錢滯留在香港、新加坡,是這兩個地方有低稅的優勢。這次香港面對一國一制威脅,台灣應積極思考如何取代香港「資金避風港」的地位。
🍀資金回流,高端消費
台商回台已出現很多過去沒有的跡象,一是工業區土地交易熱絡,今年前4個月工業區土地交易量比去年同期成長161%,世邦魏理仕公布1~4月商用不動產交易量達1199億元,比去年同期倍數成長,這彰顯台商回台是真的,不是虛晃一招。
二是消費力增強,台商在台消費頻率也增加了;不論是在飯店、餐飲、精品方面,都有明顯提升。
🍀越南投資
美中貿易戰造成供應鏈重新分配,最直接受惠的是越南,台灣可能排第2。台灣會因貿易戰受惠,工商的能量會因貿易戰而成長,全球供應鏈重新分配,會對辦公廠辦、商儲等商用不動產帶來需求增加。
🍀總結
過去這麼多年,台灣稅制僵固,台灣把很多機會給了香港;這次香港反送中的大遊行,香港的未來大家都感到憂心,如果政府能利用這一波香港之變,對香港釋出更多善意,爭取更多香港人移民,再運用稅制的改革,把台灣作為取代香港的資金避風港,那麼台灣的人流、物流、金流重新齊聚,台灣會有波瀾壯闊的30年。
🍀心得收獲
1.有人潮才有錢潮
2.越南市場的發展
3.全球經濟瞬息萬變
4.土地交易增加,下一步可以思考什麼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