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題:眾生無畏-無後顧之憂
講者:鄭愁予
🍀講者介紹
鄭愁予,是一位出生於山東省濟南市的台灣現代詩詩人。在大眾間以《錯誤》一詩中「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/我不是歸人,是個過客……」的名句廣為流傳,一些詩作也被改編為樂曲傳唱。
🍀價值觀
處順境用無常觀,人生本就苦、空、無常,若有這種無常觀,雖受身外災害的損失,也能夠看得開,心不會受到異動的創傷;因為人生有形的東西,根本無法永遠都為自己所有。
處逆境用『因緣觀』,過去種的因,成就現在的緣,有此感受的果,就受現在的報,人生遇到種種災難苦痛不如意事,如果有因緣觀,自然就能心情開朗,很快就能站起來。
🍀無畏拆解
畏,耕作農事的步驟。無畏,把每個細節都照顧好,就無所畏懼,也無後顧之憂。
🍀允執厥中
這是由故宮博物院中國古代美術史家楚戈先生所設計,特別在民國78年台中市建府百週年紀念碑。紀念碑的雕刻以傳統草書的「中」字為基礎,把平面的文字符號立體化,使二度空間的文字變為三度空間的立體雕塑,造型前衛特殊,是文字現代化的表現。
「允執厥中」指言行符合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。語出書經大禹謨:「人心惟危,道心惟微,惟精惟一,允執厥中。」
🍀牧羊女
那有姑娘不戴花
那有少年不馳馬
姑娘戴花等出嫁
少年馳馬訪親家
哎--
那有花兒不殘凋
那有馬兒不過橋
殘凋的花兒隨地葬
過撟的馬兒不回頭
當妳唱起我這支歌的時候
我底心懶了
我底馬累了
那時--
黃昏已重了
酒囊已盡了……
🍀心得收獲
這是一場聽詩的響宴,從銅雕欣賞、詩文朗頌、流行歌曲的解讀,來闡述他對「無畏」的解讀!
詩,意象,本來就是個人自由的想像,可以放大至無限,也可以把詩中的情境移植在自己的生活經驗中。原來,當我從詩人的眼光來看這世界,一切都那麽不一樣!